学会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学会动态

第4届外科药学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所属类型:学会动态 丨 发布时间:2025-05-21 16:19:56 丨 阅读次数:

会议现场


2025年5月16-17日,广东省药学会和广东今日药学杂志社在广州举办“2025第4届外科药学大会”,大会设置1个主会场、19个分会场,来自海内外的医、药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打造医、药协作外科治疗团队,提供最佳药学服务”为旨,多维度探讨、梳理、总结当前外科药学的进展,共同绘制未来外科药学的发展蓝图。

5月17日上午,大会拉开序幕。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伍俊妍担任大会主持,广东省药学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民喜书记兼执行秘书长、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中国总代表陈征宇院士、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副主席Robert Moss院士、国际药学联合会(FIP)首席运营官Carola van der Hoeff 教授、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医院药学专委会副主席Josep Guiu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药学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孙建平、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李涵涵老师、澳门药学会会长赵颖、秘书长吴霭琳等领导专家应邀出席。首先,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大会开幕致欢迎辞。他对与会的专家致予最真诚的感谢,同时介绍了广东省药学会的发展历程,外科药学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突破。孙建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外科药学的崛起,与外科药学学科的建立,是药学教育回应健康中国战略的主动变革,他非常感谢广东省药学会创立了外科药学这个新学科,并为国家临床药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表示将不遗余力助力外科药学早日跻身一流学科专业。陈征宇院士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广东省药学会在外科药学发展做出的努力。FIP主席Paul Sinclair也在线上为大会的开幕致贺词,他代表FIP充分肯定外科药学理念,鼓励更多国家和更多药师关注外科药学,并欢迎与全球药师开展紧密合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主任主持开幕式


广东省药学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药学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孙建平教授致辞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中国总代表陈征宇院士致辞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主席Paul Sinclair院士致辞


近年来,在本会的推动下,外科药学的工作获得了FIP 的关注和高度重视。2025年2月25日,外科药学通过 FIP 认证项目,成为我国首个获FIP Seal认证的项目,是外科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外科药学向着国际化舞台迈出了坚实且有力的一步。本次大会举办了外科药学FIP SEAL启动仪式,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征宇院士与FIP副主席Robert Moss院士、Carola van der Hoeff 教授、Josep Guiu 院士、共同启动。



FIP Seal启动仪式结束后,会议进入学术报告环节。第一环节的学术报告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亦蕾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孝主任担任主持,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广东省近十年来的外科药学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向与会者介绍了外科药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小峰主任医师和卢钧雄副主任药师从不同角度演绎了外科医生与药师相互协作的紧密合作关系。第二环节的学术报告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理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钟诗龙主任担任主持, Robert Moss院士介绍了被誉为医院药学领域“圣经”的《巴塞尔共识》; Josep Guiu院士分享了肿瘤药学发展的的最新进展; Carola van der Hoeff教授详细介绍了FIP的概况以及今年即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药学大会,并热情的邀请中国同行参加大会,分享最新的外科药学进展。


学术报告主持嘉宾








会议第三环节是外科药学壁报颁奖仪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若伦主任担任主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景浩院长助理揭晓2025第4届外科药学大会优秀壁报的评选结果,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优秀壁报获奖者颁发证书。


外科药学壁报颁奖主持嘉宾


外科药学壁报颁奖揭晓嘉宾



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优秀壁报获奖者颁发证书


大会最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孝主任为大会作总结,他希望与会者能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携手共进、砥砺前行,让外科药学的专业价值在临床实践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守护患者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孝主任作总结


至此2025第4届外科药学大会主会场圆满结束!以下为5月16-17日下午各分会场的精彩信息:

 

一、第二届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围术期抗癫痫药物使用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亦蕾主任担任会场主席并致开幕辞。会议前半程聚焦外科药学围术期抗癫痫药物使用专题开展学术报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龙浩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玮玮副主任药师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楚祺副研究员围绕“幕上颅脑外科围手术期抗癫痫发作药物应用指南解读”“收费政策下驻科药师多维度开展抗癫痫药物治疗管理”以及“抗癫痫药物的联合治疗”进行汇报分享。三位专家的分享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会议后半程,本会学术部王勇主任主持第二届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第一届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主委李亦蕾作工作总结,她全面总结了专委会过去三年的丰硕成果与先进经验。本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大会致辞并宣读第二届专委会成立文件通知,宣布郑萍任新一届主任委员,李亦蕾任名誉主任委员,陈杰等12人任副主任委员,蔡静月等17人任常务委员,陈楚君等80人任委员。新任主任委员郑萍随后就未来工作规划作报告,明确将在药物警戒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与应用、药械通平台建设、罕见病用药安全管理、科普宣传以及国内外合作交流六方面发力,推动药物警戒事业发展。


 

二、围手术期慢病用药管理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主任担任会场主席。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主任致开幕辞。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余晓霞主任、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张述耀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丘振文主任担任会议主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杰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艾福志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楷主任、刘春霞主任、何志超副主任药师分别带来关于“肺癌靶向药物管理实践”“脊柱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实践”“血栓外科手术与抗凝药物的配合管理”“围术期用药‘医-药共管’模式经典案例分享”“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用药管理”的精彩授课。

在讨论环节,广东省人民医院曾英彤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梁嘉碧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季波主任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曾泗宇主任就“围术期慢病药物治疗管理实践体会”展开热烈讨论,会议既有理论探索,更有实践真知,既紧扣学科前沿,又扎根临床实践,充分体现了围术期慢病用药管理“医、药、护协同”的核心价值。


 


三、围术期疼痛和麻醉药学服务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药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若伦主任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景浩主任担任会场主席。王若伦主任主持开幕式,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开场辞。

会议聚焦围术期疼痛管理与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以及外科药师的临床实践展开专题讨论。河北省人民医院吴惠珍主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昊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斌伟主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玮玮主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蔡军主任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史琛主任,分别围绕药学服务绩效、精准镇痛、医药协作、驻科药师实践、急性疼痛管理及癌痛药学等方面作专题报告。

在专题讨论环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刘春霞主任、清远市人民医院常惠礼主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符红波主任、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姚晖主任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莫立乾主任,就外科药师在围术期疼痛与麻醉管理中的角色与价值展开深入探讨,强调药师应积极融入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最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文起院长对会议进行总结。


 


四、外科药学医药共管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工作站承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理主任担任会场主席并为会议致开幕辞。广州市卫健委药政处邓锡金处长、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会议致辞,他们共同强调了外科药学的重要性,并指出医药共管模式在临床应用可有效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随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洪梅主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相峰主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林芸竹主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刘韬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巨春蓉主任分别围绕“外科中药学体系建立”“外科药学微专业教学体系建立”“集采新常态下基于智慧药学建设的医院药品管理实践”“肿瘤外科学介绍”和“雾化吸入在胸外科术后MDR感染中的应用”进行学术分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素珍药师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珈雯药师介绍了“外科药学医药共管实践案例”。

专题讨论环节上,国际药学联合会中国总代表陈征宇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蔡本志主任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喻鹏久主任围绕“外科医药共管中药师角色定位与决策参与度”议题进行讨论交流。

最后,魏理主任进行总结发言,指出外科药学医药共管模式的实践需要每一位药师的参与,让我们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携手探索医药协同创新,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温暖的医疗服务。


                

五、临床营养与药学监护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药物治疗管理专家委员会承办,广东省人民医院曾英彤主任担任会场主席,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和曾英彤主任致开幕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季波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李玉珍院长助理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余晓霞主任担任主持。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黄榕康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敏英主任从临床出发,结合临床案例分别讲授了“外科病人全程营养管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精准营养管理策略”“外科重症患者营养管理”,强调了营养支持的全程化和精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洵主任、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肖胜伟主任从药学角度出发,分别从“工业化多腔袋精准化配置”“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营养小组(NST)等药学实践经验”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曾英彤主任在总结环节中提出,相信通过多学科协作,能促进临床营养治疗工作更加规范,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


 

六、围术期抗栓治疗管理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药物治疗管理专家委员会承办,广东省人民医院曾英彤主任担任会场主席,本会学术部王勇主任致开幕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郭丹主任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杰主任担任主持,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晓娟主任药师、曾英彤主任药师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珈雯副主任药师分别就“围术期抗栓治疗管理”“药师在医院VTE防治体系的作用”“心血管外科出凝血相关药学监护实践”作分享。随后,由深圳市中医院孙业红主任担任主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楷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澄宇主任医师分别就“特殊人群的抗凝与血管外科经验”“下肢静脉溃疡的综合治疗”两个专题进行了分享,并肯定了临床药师的作用。最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萍主任做会议总结。


 

七、围术期血压管理与药学服务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承办,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季波主任担任会场主席,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李文斌主任、广州市胸科医院钟洪兰主任和潮州市中心医院陈烁主任担任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夏挺副院长为本次会议致辞。

学术会议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罗林主任详细介绍了主动脉夹层疾病的临床表征,围术期临床管理策略以及药物治疗方案;吴琼主任介绍了围术期甲亢患者血压管理的药学监护路径,并强调了外科药学在多学科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徐世元教授从围手术期低血压重视程度、医疗管理的持续改进、麻醉药种类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授课;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徐琳主任详细阐述了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

会议讨论环节,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蔡静月主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倪穗琴主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曾泗宇主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蔡德主任、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妇幼保健院许夏燕主任和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钟运香主任介绍了各个医院药师参与外科医疗团队经验,并开展深入的讨论,学术氛围浓厚。

最后,中国老年药学联盟华南区主席、广州市老年慢性病合理用药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李健主任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


 

八、抗肿瘤合理用药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肿瘤用药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韬主任担任会场主席。本会陈民喜书记兼执行秘书长到场致辞。

会场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肿瘤外科药学新实践,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唐军主任、李斌奎主任,四川省肿瘤医院肖洪涛主任以及山西省肿瘤医院郝志英主任就当前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专家们围绕乳腺癌、肝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创新药物与医保支付协同创新实践、医务视角下的药学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药学实践。

第二环节为“药聚慧.愈先行—医药协同创新实践案例展演”,21位参赛选手分别来广东、湖北、湖南等地区的三甲医院,齐聚于羊城进行肿瘤外科药学相关学术的交流与碰撞,比赛精彩纷呈,最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丘九望药师分享的“日间PIVAS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与探索”荣获桂冠。

最后,刘韬主任作总结发言,她指出各位专家的报告与工作实践,搭建了跨区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临床与药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案例展演,充分展示了医药协同的实践结果,持续推动肿瘤外科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九、外科药学抗感染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吉生主任、吴红卫主任担任会场主席。本会书记兼执行秘书长陈民喜、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林强出席会议并致辞。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吉生主任主持开幕式。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海平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卞靖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毅恒主任、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红卫主任分别就“食管气管瘘的外科处理及围术期的药事管理”“外科临床药师工作探索”“北京市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的制定与更新”“外科药师的技能要求”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会议也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麦海燕主任、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秦又发主任、清远市人民医院常惠礼主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亚力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刘若轩主任、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永主任等药学专家就“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精准化应用策略——从循证决策到全流程管控”和“智能时代的管控突围——信息化系统如何真正赋能外科抗菌药物管理”两个主题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通过多维度深入探讨术科感染的防治策略与外科药师工作思路,极大地提升了与会者在术科感染防治工作中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外科药师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药学专业人员的欢迎。


 

十、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外科药学工作组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黎小妍主任药师担任会场主席。广东省卫健委药政处相关领导和本会学术部王勇主任到场致辞,两位领导都强调了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对黎小妍主任团队在该项工作中做出的成绩表现肯定。随后,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牵头编写的《外科药师药学服务》团体标准启动发布仪式,现场氛围热烈。

学术环节由广东省人民医院赖伟华主任药师、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李健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李玉珍院长助理主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乐群院区王相峰副主任药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谢静文副主任药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阮祥才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顾智淳主任药师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李伟杰主管药师分别就“‘五化一体’驻科药师工作探索与实践”“多维度下ERAS围手术期药学服务:构建-实践-探索”“ERAS时代的镇痛”“药师融入VTE大家庭助力外科VTE科学管理”“器官移植的外科药学”等主题进行精彩授课。

在讨论环节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麦海燕主任药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萍主任药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张述耀主任药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韬主任药师分享了各自医院外科药师服务实践经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陈艳芳主任药师、清远市人民医院常惠礼主任药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陆林生副主任药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高旻主任药师围绕“外科药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从各自医院特点和自身体会出发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黎小妍主任药师对会议进行总结。

 


十一、妇科肿瘤精准药学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俊东主任担任会场主席并致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文斌主任、方瑞主任担任主持。学术会议环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彭柔君主任、刘莉莉主任分别就“2025 SGO晚期卵巢癌治疗进展”“宫颈癌病理相关研究进展”作学术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欲博主任、甘肃省肿瘤医院戴晓雁主任分别就“抗肿瘤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践与思考”“抗体偶联药物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作专题报告。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翟维佳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蕴瑜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灏主任就“当前妇科肿瘤的发展现状”展开讨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朱洪磊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魏薇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晓燕主任围绕“抗肿瘤药学服务”主题开展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十二、免疫药学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免疫抑制药学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陈攀主任担任会场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唐可京主任作会议致辞。

会议上,中山大学药学院陈红波教授介绍了基于新靶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研发的最新进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小平主任结合临床实际介绍了宫内药物暴露与子代疾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彬研究员结合两个精彩的案例深入介绍了AI在临床上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立波主任介绍了TDM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在个体化用药的应用,并介绍了霉酚酸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案例;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姜赛平主任,结合多个案例介绍了脓毒症免疫标记物的发现和干预策略探索过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丽植主任,介绍了临床上儿童狼疮肾炎的精准治疗进展,提出了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展望。最后,本会学术部王勇主任作会议总结。

本次学术会议旨在加强基础与临床的交流,为免疫药学进展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未来希望能促成更多的高质量成果产出。


 

十三、骨科围术期多学科诊疗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县级医院合理用药工作委员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文瑛主任担任会场主席。本会学术部王勇主任作开场致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曾春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赛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萍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龚瑾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鲁琼教授分别就“骨关节疾病的手术治疗”“围术期感染预防与治疗”“围术期止血药学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基于人工智能的骨科药学服务”进行主题授课。专家们从理论出发,结合自身临床实际,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学术盛宴。讨论环节中,英德市人民医院林新云主任、廉江市人民医院黎凯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何杏仪主任、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欧阳国豪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吴丽瑶药师围绕“骨科围术期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经验介绍”和“县域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难点和痛点”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现场参会者交流氛围热烈,收获满满。


 

十四、外科药学重症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重症医学用药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敏英主任担任会场主席。本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唐可京主任出席并致辞。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王来友主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江东波主任、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药学部蔡静月主任共同主持。

会议由王来友主任、江东波教授主任主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紫锰主任介绍“感染性休克的循环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主任系统介绍“重症患者的用药特点概述(包括超说明书用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沙沙主任、汕头市中心医院李进展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谢静文主任分别就“重症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器官功能衰竭用药”“特殊治疗用药(CRRT/ECMO)”分享实践经验。


 

十五、AI赋能围手术期数字药学服务创新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本会学术部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麦海燕主任担任会场主席。本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子清副院长出席会场并致辞。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子锋主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邵志宇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杜广龙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岳恒主任围绕“大语言模型助力科研应用”“DRG 国考下药学辅助决策”“大模型与具身智能在医疗上的应用研究”和“AI 医药进展探讨”等主题做出经验分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韬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攀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邱凯锋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喻珊珊主任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卢娅欣主任围绕“AI技术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与实践”“数字药学技术提升围术期药学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两个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享各自医院的经验和独特见解。


 

十六、个体化外科药学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个体化药学服务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田琳副院长担任会场主席。会议采用学术报告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吸引了全国多所三甲医院药学专家及临床医师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个体化药学服务创新发展路径。

在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宁主任系统阐述了“药学科普-驻科药师-药师门诊”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分享了AI技术在药学服务场景的应用前景;上海仁济医院顾智淳主任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深度解析抗凝治疗个体化用药的实践路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楼燕主任以肾移植患者为样本,展示了精准用药模型构建及配套平台建设的最新进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艳滨主任则聚焦精神科领域,提出抑郁症精准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方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屈强主任带来的"Deep-PGx"项目案例,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赵亮宇教授关于男性生殖衰老药物靶点研究的跨学科报告,更凸显出会议的前沿性与创新性。

专题讨论环节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东波主任、江门市中心医院谭文明主任、肇庆市人民医院冯昌文主任、阳江市人民医院苏丽主任等专家围绕“精准药学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度对话。

最后,本会书记兼执行秘书长陈民喜作总结。


 

十七、小儿外科药学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儿科临床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承办,深圳市儿童医院陈泽彬主任担任会场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何艳玲主任主持分会场开幕式,本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深圳市儿童医院陈泽彬主任分别为会议致辞。分会场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医学、药学专家,围绕“小儿外科药学”主题开展学术报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莫小兰主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方瑞主任、深圳市儿童医院李学娟主任、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范晓梅主任等分别就“小儿外科药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路径探索”“新生儿肠道畸形围术期用药及管理”“儿童外科药学与超说明书用药”“基于外科药学视角的小儿围术期麻醉和镇静镇痛药物风险管理及策略优化”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及案例分享。

最后由深圳市儿童医院陈泽彬主任作会议总结,他表示期待未来有更多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为小儿外科合理用药贡献更多力量。



十八、外科药学实践与科研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用药评价与临床科研专家委员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勇主任担任会场主席。会议以《碘对比剂全程化药学监护》(Whole-Process Pharmaceutical Care for Iodine Contrast Media)英文版全球发布仪式拉开序幕,本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FIP中国总代表陈征宇院士、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副书记杨仁轩教授共同出席发布环节并致辞。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强调外科药学需以临床需求驱动标准化建设,陈征宇院士肯定该共识为全球药学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杨仁轩副书记则提出医-药-护协同医疗结构,寄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外科药学团队重望。

学术环节中,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李健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郭丹主任担任主持。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蔡本志主任系统探讨器官移植全程化药学监护的关键节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陈红艳主任、王晓武主任分别就心外科ICU精益化用药、围术期抗凝管理分享实践经验,喻珊珊教授解析STAR评级工具在药学指南中的创新应用、申报与评审心得。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史琛主任展示DeepSeek驱动药学智能服务的落地案例。暨南大学吴政教授聚焦于目前阿尔兹海默病最新前沿进展,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莉主任则分享了术后血栓防治等临床药学服务经验,并以个人临床科研及国自然经历与大会交流。


 

十九、围术期临床精准治疗用药分会场

本分会场由临床治疗精准用药专家委员会承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张述耀主任担任会场主席。广州市市卫健委药政处邓锡金处长,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田慧舒院长致辞,本会郑志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作会议总结。

本分会场以“抗感染合理用药”为主题,开展切近临床实践的案例比赛。大赛环节分为初级组和高级组,评审专家由省内18位抗感染专业及药事管理专家组成,学员来自于省内27家医疗机构32名选手,通过公平、公正、激烈的竞赛角逐,最终共有8名初级组和6名高级组选手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决赛!

本次比赛,为与会人员搭建了一个共同交流、探讨的平台,推进药学服务转型,提高区域人民健康水平,提升区域专科整体水平。(文案:林裕英,初审:杨晓琦,复审:王勇,终审:陈民喜)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东塔701-702房 邮编:510080 电话:020-37886320 传真:020-37886330
Copyright Right @广东省药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01537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